台灣醫美市場日趨成熟,目前約有1000-1500家診所專門從事醫療美容服務,市場競爭十分激烈,相關醫材設備代理也隨之而發展蓬勃。以音波拉提儀器來說,台灣常見的儀器廠牌就高達五種以上,不包含電視購物或其他通路所使用的小廠儀器。也因為如此,消費者在選擇音波拉提療程前更須小心謹慎,避免來路不明的設備所可能造成的醫療風險。那麼到底要如何選擇合適又安全的音波拉提機種呢?
音波拉提挑選守則一:了解原理 對症拉提
音波拉提High-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,簡稱HIFU(中文音譯:海芙音波),將音波能量聚焦於需要拉提與緊緻的皮下組織,利用熱凝結點,促使該區域刺激收縮,達到拉提的效果。施打的深度多在皮下3.0mm 與4.5mm,是皮膚較深層與改善鬆弛的關鍵區域,與電波拉皮由表皮加熱,將熱能逐漸傳遞至皮下組織的原理不同,音波拉提能夠視肌膚狀況,客製化治療深度與治療條數。
音波拉提挑選守則二:認識音波拉提儀器
第一代音波拉提儀器於2013年上市,經過六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,至今已有許多新型的機種,若要比較各音波拉提儀器的差異,可從以下幾點評斷:上市時間、衛福部核可的產品用途、客製化程度 (作用深度&治療長度)、探頭可視角等,都是重要參考依據。而因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就上市時間來說,越新型的儀器可推斷是使用更新或者更成熟的技術,如同各大硬體與電子元件品牌如Apple, Intel, Sony等國際知名品牌,每年固定推出全新規格的商品,便可看出其中的道理。
另外每個人皮膚老化的狀況與所需的治療程度不同,儀器是否能客製化調整治療參數、深度、密度等,也是重要的評斷依據。最後則是儀器的UI與UX是否符合醫師需求,根據醫師的使用經驗將操作上的便利性與安全性考量進去,例如較少人注意的【探頭厚薄】,其實影響著醫師操作時的視野,越輕薄則能讓治療阻礙越少,施打的精準度也相對提升。
目前經過台灣衛福部核可的音波醫療儀器為以下幾款:
1. ULTRAcel Q+ (俗稱Q+音波拉提)
仿單中文名稱:“婕希”聚焦超音波系統
許可證號: 衛部醫器輸字第032512號
2. Ultra Former III (俗稱第三代海芙音波)
仿單中文名稱:“克雷西施”歐萃芙茉第三代超音波系統及配件
許可證號:衛部醫器輸字第030694號
3. Ulthera (俗稱 極線音波、ultherapy)
仿單中文名稱:“優珊納”超音波治療儀
許可證號:衛部醫器輸字第025344號
4. Ultra Skin (俗稱 優塑音波 / 超極限音波)
仿單中文名稱:“歐萃提”超音波治療儀
許可證號:衛部醫器輸字第026647號
5. Doublo (俗稱 倍提音波)
仿單中文名稱:“希洛尼克”超音波系統
許可證號:衛部醫器輸字第026175號
音波拉提挑選守則三: 如何挑選才適合?
1. 衛福部核可的產品用途: 用於臉部眉毛拉提、頦下(雙下巴)拉提改善雙頰、下腹與大腿皮膚的緊實。
ULTRAcel Q+ (Q+音波拉提)除了能用於【臉部拉提】,還具備【身體緊實】的適應症,與舊型儀器限制於臉部或頸部等治療部位有更廣的用途。
2. 有效率的治療時間:300條/8分鐘
以第一代音波拉提治療時間為例,300條的治療約需要20分鐘左右,而Q+音波拉提,將速度提升至約八至十分鐘便可完成治療。對於醫師而言,可更快完成治療、節省時間成本;對於消費者來說,進行Q+音波拉提療程相對舒適。
3. 多種治療深度:1.5mm, 2.0mm, 3.0mm, 4.5mm, 9.0mm
舊型的音波拉提儀器通常只具備4.5mm的治療深度, Q+音波則能深入到皮下9.0mm,更能根據膚況與老化狀況,為消費者量身訂做貼近需求的拉提治療,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治療方案,拉提效果也趨近全面。
4. 即將推出的新施打模式:【Linear線狀模式】
一般音波拉提儀器只能輸出「點狀」的音波凝結點,即便可將間距調製至最小,但相對應適合的能量與感受度,卻無法有效調整至最佳狀態。【Linear線狀模式】不但將點的間距去除,是在皮下形成「熱凝結線條」,施打300至500條後,在筋膜層上組成如網狀般的音波拉提線,有效促使臉部拉提與改善皮膚緊實。
5. 符合人體工學及避免視覺死角的探頭設計:探頭視角<80°
音波拉提是使用非侵入式的音波探頭,接觸皮膚表面藉此將音波傳導至目標組織,因此探頭的設計是否符合人體臉部輪廓十分重要。Q+音波採用全新的輕薄探頭,便能完整服貼臉部狹窄部位,如眼周與鼻翼兩側,免除探頭不平貼可能造成的燙傷風險,治療安全性大增。
綜合以上整理,把儀器挑選需注意的重點歸納,不過在踏入醫美診所諮詢前,也需事先了解醫師是否具備【儀器原廠的訓練】證明,以及確認該診所獲得官方授權使用,避免使用到來路不明或水貨探頭,才能確保療程有效又安全。